在新基建的浪潮下,交通被認為是物聯網所有應用場景中具有前景的應用之一。目前,智能交通系統在許多城市已經開始規模化應用,物聯網將會進一步得到釋放,市場前景廣闊,產業規模有望達2萬億元。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物聯網在智能交通領域的應用也將繼續深入。
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簡稱:ITS)的基礎上,在交通領域中充分運用物聯網、云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自動控制、移動互聯網等技術,使交通系統在區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時空范圍具備感知、互聯、分析、預測、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提升交通系統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物聯網在智能交通的應用
智慧交通利用物聯網、車聯網等新技術,提高道路效用率和通暢化,通過采集大數據流形成人、車、城市的統一。未來智慧交通將形成“道路-軌道-無人駕駛-航空”覆蓋海陸空全面發展格局,隨著未來人工智能技術的日趨成熟,城市道路或將不是主要交通載體,將會延伸至海上和航空。
物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射頻識別,全球定位系統等信息感應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體與互聯網相連,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也為智能交通系統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注入了新的動力。
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出行者提供更加精細、準確、完善和智能的服務,將是智能交通系統面向公眾服務的重要方向。這些服務的提供加速交通產業生態圈的跨界融合,未來汽車制造業、汽車服務業、交通運營服務、互聯網、信息服務、智能交通等行業的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
物聯網在智能交通的發展勢頭強勁
近些年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交通也越來越智能化、交通基礎設施發揮的效能越來越大,人、車、交通基礎設施之間都將實現聯接。
車聯是物聯網發展重點,以車聯網為例,2025年5G聯網車輛將超過6千萬,100%新車都將連接網絡,車聯網市場空間無可估量。
聯接能力提升讓車聯應用從車載娛樂升級到無人駕駛、車隊編排與管理、交通智能服務。車聯網市場潛力釋放的同時,交通成本也將大幅下降,傳統智能交通行業將涌現更多轉型機會。
車輛輔助控制系統指輔助駕駛員駕駛汽車或替代駕駛員自動駕駛汽車的系統。該系統通過安裝在汽車前部和旁側的雷達或紅外探測儀,可以準確地判斷車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遇緊急情況,車載電腦能及時發出警報或自動剎車避讓,并根據路況自己調節行車速度,人稱“智能汽車”。
運營車輛管理系統該系統通過汽車的車載電腦、管理中心計算機與全球定位系統衛星聯網,實現駕駛員與調度管理中心之間的雙向通訊,來提供商業車輛、公共汽車和出租汽車的運營效率。
旅行信息系統是專為外出旅行人員及時提供各種交通信息的系統。該系統通過各種媒介,讓你無論在哪個地方都能獲取需要的信息。
進擊的像素兵團
隨著5G和物聯網發展,智能交通系統也開始實現不停車收費、交通信號燈智能控制、智能抓拍違章車輛等功能。
以智能公交車為例,通過結合公交車輛的運行特點,建設公交智能調度系統,對線路、車輛進行規劃調度,從而實現智能排班。
安全運輸環境建立在從一系列傳感器和數據庫收集的信息以及視頻數據和分析數據的基礎上。面部識別、行為分析、車牌識別和其他智能解決方案都變得越來越普遍,這意味著實時有效地收集、分析、存儲和處理所有這些信息對于實現安全和操作目標至關重要。
盡管大多數運輸當局依靠視頻、安全和物聯網平臺來更好地保護和優化其運營和乘客,但是這些解決方案通常分散、不連貫、容易出現故障且維護成本高。隨著數據量和收集量的擴大,傳統的IT基礎架構無法滿足這些環境的需求。
智能交通物聯網中的RFID技術、傳感器網絡、移運通信等支撐技術,可以建設城市地面交通智能管理控制平臺,包括中心城區流量實時監測與動態誘導、機動車定點測速、交通信號燈智能控制等。在無錫、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的最新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綱要中,都把智能交通物聯網作為重點示范工程來建設。物聯網應用于智能交通已成為星火燎原之勢。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交通將使交通基礎設施發揮最大的效能,成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