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今,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大促進了智慧城市的建設,物聯網+醫療的各類新奇應用也越來越多了。近日,無錫市表示欲從頂端設計打造可升級的物聯網醫院。
當今,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大促進了智慧城市的建設,物聯網+醫療的各類新奇應用也越來越多了。近日,無錫市表示欲從頂端設計打造可升級的物聯網醫院。
智慧醫療讓“排隊”“找科室”不再是難題
去醫院最怕什么?對普通市民來說,最頭疼的就是排隊,掛號、看診、拿藥……不過,這樣的場景在無錫的醫院已經不多見了。日前,記者來到無錫市人民醫院體驗智慧醫療,先在手機上下載一個醫院的APP,預約掛號,然后到自助掛號機上刷下醫保卡就完成掛號,支付寶、銀聯卡都可以支付繳費。
對醫院不熟悉的人,要找到特定科室只能求助人工導診臺。不過在人民醫院的手機APP上,掛完號以后點擊要去的科室就在手機上出現了室內導航路徑。據人民醫院信息處副處長潘其明介紹,醫院在室內接收不到GPRS信號,這里用的都是物聯網藍牙傳感器設備,利用手機獲取人的位置信息,精度能達到兩三米范圍定位。到電梯口的時候,還會呈現出電梯實景。
看診結束后就該拿藥了。患者不像過去排隊到窗口后遞進單據等發藥,現在只要到藥房門口的報到機上刷一下條形碼就可以在窗口拿藥了。它是通過物聯網,將患者的藥品信息傳輸給自動發藥機。
除了這些看得見的體驗,智慧醫院的有些部分則是看不見的。例如人民醫院的1800個高清攝像頭能夠自動識別出移動的車輛并抓取放大,也能識別出運動著的人。每個人、每輛車進入醫院后就能依靠這些信息勾勒出運行軌跡。例如小朋友在醫院走失了,可以迅速調集監控,根據小朋友的外貌,穿的衣服直接找出他在醫院的行動軌跡,從而定位到最終位置上。當然,這也用于跟公安機關聯動抓逃,還能發現“老面孔”醫藥代表等等。在具體的場景如護士站,在監控屏幕上就顯示出溫濕度、PM2.5等,靠的也是傳感器。
物聯網+醫療開始實踐“頂層設計”
就像人民醫院一樣,近幾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醫院在和物聯網“結親”:有的醫院有帶著二維碼的醫療腕帶,有的醫院靠傳感器實現專家遠程聽診……不過,在這么多應用場景背后,業內人其實有著更高的目標:不再一個個分散、零碎的應用慢慢上,直接從頂層設計上打造可以定制、升級的物聯網“五無醫院”。無錫市人民醫院后勤物聯網改造項目是全國首家按《中國醫院建設指南》規范進行改造的醫院。
《中國醫院建設指南》是由江蘇瑞孚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參與制定的。董事長孫煒一介紹,全國有2300多家三甲醫院,每個區域條件不同,對智慧醫院標準的理解、解讀也不一樣,建設智慧醫院必須有頂層設計的構架。《中國醫院建設指南》為醫院在建設初期就錨定框架,搭建一個可“升級”的智慧醫院,醫院建設完成后,可根據相應需求,不斷完成技術和信息升級。
以前醫院搞信息化,碎片化的應用很多,而物聯網醫院解決的是如何把數據和管理集成的問題,未來,智慧醫院互聯網化程度越來越高,實現醫院內外的信息交換,以互聯網為載體,推動醫院與醫院、患者家庭和醫院的互聯互通。
所謂五無醫院,孫煒一的描述是“無掛號窗口、無收費窗口、無紙化、無門診輸液、無排隊,將成為未來智慧醫院的發展趨勢。”物聯網的運用,將助力“五無醫院”的出現。
“智慧醫院萬物互聯”展望“5G”時代新愿景
來自無錫市衛計委的統計數據,從2017年起無錫市就啟動了“智慧健康提升工程”,市本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擴建工程全面展開,宜興市參加省“健康信息平臺互聯互通成熟度測評”3級測評,補上了市、區兩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框架的最后一塊短板。
市區公立醫療機構100%接入市級醫療數據中心,市區23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和5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診療信息全部入庫。全市統一建設“無錫智醫”服務平臺,方便預約掛號、支付結算、健康檔案查詢、診療結果查詢、健康宣教等。江陰市、宜興市、錫山區、惠山區均以“銀醫通”項目為載體,改革服務流程,改善就診體驗。市屬醫院全面升級支付寶結算、微信結算、自助結算機等便捷支付途徑,全面推進“實名制”掛號。
今年以“智慧醫院萬物互聯”為主題的第二屆全國醫院物聯網大會暨中國國際醫院物聯網產品展覽會將于11月在無錫召開。大會設置《萬物互聯的多彩星空》開幕式、主旨論壇、“一帶一路”國際論壇,24個分論壇、2個風采展示,優秀醫院物聯網應用新產品新技術發布會。同期還將舉辦中國國際醫院物聯網產品展覽會,40000平方米展覽區域分為五大主題展區。此次大會是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系列活動,為我國醫院物聯網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專業盛會,將共同展望“5G”時代的健康中國新愿景。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