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自貢開通了9條聯程運輸班線,實行一次性購買車票、分段運輸服務;2018年,瀘州至廣西欽州鐵海聯運班列正式開行,瀘州至廣東廣州鐵海聯運班列實現雙向開行,金沙江流域直達瀘州港散改集航線開通……近年來,四川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綜合運輸效率顯著提升,高品質交通運輸服務廣受好評。
7月10日,四川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獲新進展。當日,四川省交通運輸廳與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共同推進多式聯運、聯程運輸發展合作協議》(簡稱《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運輸組織模式、促進信息資源共享、建立運行協同機制、打造示范(試點)工程等方面緊密協作,以基礎設施建設“補齊短板”、運輸組織“無縫銜接”、信息數據“互聯共享”、運行管理“順暢協調”為重點,共同推進貨物多式聯運、旅客聯程運輸取得新成效,加快構建四川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資金向多式聯運場站碼頭傾斜
6月26日,宜賓至上海“五定”(定港口、定航線、定班期、定運時、定船舶)集裝箱班輪首航,在水上航行12天后抵達上海港口岸,打通了西部地區連接東部和國際市場的“水上快速通道”,貨物運輸周轉效率極大提升。
完善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是發展貨物多式聯運的有效支撐。四川將以“統籌規劃、強化銜接、拓展功能、共同推進”為原則,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規劃公鐵聯運、鐵水聯運貨運場站連接通道、專用線、倉儲設施和裝卸作業等基礎設施,加快推進具有多式聯運功能的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加快全省重要港口進港鐵路建設,積極推進鐵路既有貨運場站升級改造。
根據《合作協議》,中國鐵路成都局將建立場站建設規劃項目通報機制,推進公鐵水運輸場站無縫銜接;積極支持宜賓港進港鐵路建設,在瀘州、宜賓等港口開行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班列,按照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規定及統籌互利原則給予相關支持。
四川省交通運輸部門將調整資金支持政策,逐步向具有鐵公水多式聯運功能的綜合性運輸場站、港口碼頭傾斜,鼓勵郵政、快遞企業將分撥、處理中心向高鐵貨運、鐵路快遞物流中心融合對接;鼓勵建有進港鐵路的港口建設大宗散貨、集裝箱等專業化集散基地,引導大宗貨物向鐵水聯運中心集散。
在此基礎上,四川將著力完善貨物多式聯運發展環境。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將與中國鐵路成都局聯合制定鐵公、鐵水多式聯運運營機制,積極協助減少或取消鐵路運輸兩端短駁環節,規范短駁服務收費行為,降低短駁成本;對鐵水聯運貨物,港鐵雙方實行價格聯動機制,地方政府推動合理降低地方鐵路運價水平,促進鐵路貨運整體運價降低。
四川將大力推廣公鐵、鐵水多式聯運集裝化、廂式化、標準化運輸組織模式,加快多式聯運運載單元、快速轉運設備、專用載運機具等設施設備升級改造,鼓勵聯運經營人共享鐵路集裝箱和集裝箱平車;加快推進以鐵路為主導的多式聯運“一單制”及供應鏈金融創新試點,擴大“一單制”試行范圍,探索制定“一單制”規則,逐步實現“一單到底”“一箱到底”。
鐵路采信軌道交通安檢結果
在暢通貨物運輸的同時,四川將積極探索客運聯程“一票制”,充分發揮各種交通工具的優勢,讓群眾出行更便捷。
“這其中存在很多實質性問題,比如不同交通工具間的費用清算、安檢等級、信息互通共享等,仍需進一步設計和實踐。”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運輸處處長雷磊坦言,打通相互獨立的公路、鐵路票務系統,協調鐵路、公路客運時間,實現轉乘無縫對接,打造更便捷的換乘通道,是實現客運聯程“一票制”需攻克的難關。
對此,四川將著力完善客運場站到發區、換乘通道以及安檢票務等基礎設施,推進道路客運、城市客運與鐵路客運共建共享旅客乘降等聯運設施設備;統籌規劃鐵路客運場站周邊路網和集疏運體系,加快推進場站周邊道路暢通工程建設,實現快進快出。
根據《合作協議》,中國鐵路成都局將暢通鐵路運輸與公交、地鐵、客運班車旅客換乘連接通道,在保證運輸安全和安檢標準統一的前提下,支持采信城市軌道交通安檢結果,方便旅客換乘。
四川省交通運輸部門將積極鼓勵道路客運企業開行至火車站的客運班線,對開行至火車站的客運班線優先許可,對火車站增設公路客運車輛停車場地給予支持;指導公交企業按照鐵路運輸時刻表合理安排公交班線及班次,方便旅客換乘。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