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1.cdn-static.cn/2016/11/29/340_iw30ui4s.jpg)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加好友
在線咨詢
微信![](http://v1.cdn-static.cn/2016/11/29/340_iw30ui4s.jpg)
微信掃一掃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加好友
自古以來,北斗如天河中的一座燈塔,指引在暗夜里的人們辨明方向。如今,在大地之上行走,人們更隨時需要衛星導航。
經過20余年努力,中國北斗工程完成了“三步走”戰略。央視網消息,我國正在建設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進展順利,到2020年就可以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全球定位、導航、授時、短報文等服務。
北斗衛星正在布局全球組網
說起“北斗系統”,很多人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2008年——汶川地震救災時,是北斗一代設備發出了來自震區的第一條消息。
從北斗一號向中國提供服務、北斗二號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如今北斗三號已經開啟全球化服務進程。
剛剛過去的一年,北斗衛星進入密集發射期。
2019年5月17日23時48分,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枚衛星,這是我國成功發射的第45顆北斗導航衛星。
該衛星屬于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二號工程中的第四顆備用衛星,在投入軌道以及軌道運轉測試之后,也將接入北斗系統,使北斗系統的定位以及導航更加精確。
北斗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打破了美國GPS系統壟斷的局面,增強了我國在國際衛星導航領域的話語權和主動權。
四大導航系統,北斗后來居上
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
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四大導航定位系統,分別是美國的 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洲的伽利略和中國的北斗系統。
1)美國GPS:1994年完成全球組網,高達98%的全球覆蓋率。
2)俄羅斯GLONASS:前蘇聯于1995年完成組網,2010年正常運行。
3)歐盟Galileo:歐盟于1999年初正式推出伽利略計劃,現已基本實現全球信號覆蓋。
4)中國北斗:國內北斗系統建設“三步走”,預計2020年完成全球組網。
由于北斗系統具有短報文通信、高精度定位等功能,在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中后來者居上。
我國從1994年開始規劃北斗藍圖。當時,我國在這一領域還是一片空白,絕大多數人甚至對導航衛星一無所知。
2000年,第一枚北斗試驗星發射成功;
2007年,第一枚北斗導航星發射成功;
2012年底正式向亞太地區提供無源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2018年12月27日,中國對外宣布北斗導航系統已正式向全球提供服務,在未來,它將繼續發射更多的衛星,以完善自己的網絡,提高整體的服務性能。
從奮起追趕到并跑超越,中國北斗人在短短20余年里實現了衛星導航領域的“驚人飛躍”。
北斗產業規模將超4000億
除了蘋果手機,中國的北斗系統已經得到國際上許多手機、晶片廠商的認可,目前幾乎所有的Android智能手機都已內置北斗導航模組,支持使用北斗導航系統。其中包括韓國Samsung,以及Qualcomm、MTK 等世界晶片巨頭。
如果手機中有支持北斗系統的芯片,相關接口兼容的話,即使不打開北斗地圖,而用天地圖、百度、高德等其他地圖也能用北斗系統進行導航定位。
上個月,聯想在北京發布了聯想Z6青春版,這款手機最大的亮點就是搭載了我們國家自主研發的北斗芯片。這讓聯想Z6青春版成為全球首款搭載國產雙頻北斗高精度導航定位SoC芯片HD8040的聯想手機。
“國內外主流芯片廠商均推出兼容北斗系統的通導一體化芯片。2019年第一季度,在中國市場申請進網的手機有116款具有定位功能,其中支持北斗定位的有82款,北斗定位支持率達到70%。”5月22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在第十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發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與發展》講話時表示。
我國現已形成由北斗基礎產品、應用終端、應用系統和運營服務構成的完整產業鏈。
據統計,2018年國內衛星導航產業產值已超過3000億元;預計至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的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同時將拉動超過3000億元規模的市場份額。
截至2019年4月,國內超過620萬輛營運車輛、3萬輛郵政和快遞車輛,36個城市的約8萬輛公交車、3200余座內河導航設施、2900余座海上導航設施已應用北斗系統。另據了解,北京市超過40000輛出租車已安裝應用北斗車載設備,北京公交集團已基本實現公交車上北斗終端設備應用全覆蓋。
目前,北斗系統現已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公共安全、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預報、通信時統、電力調度、救災減災等領域。
(來源:通信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