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看了很多關于物聯網的答案,發現很多人對物聯網的概念有很多誤解。因此整理了一些誤區。
看了很多關于物聯網的答案,發現很多人對物聯網的概念有很多誤解。因此整理了一些誤區。
誤區一:互聯網是物聯網的本質
錯?;ヂ摼W只是技術手段之一。正好能被普通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而已。按照同樣邏輯,我可以同樣宣稱傳感器或人工智能是物聯網的本質。按照這種思維,說任何Thing只要互聯網化,就是物聯網產品了。例如給每個燈泡一個IPv6地址,能通過互聯網控制燈泡開關,就叫物聯網燈泡了嗎?家里溫度傳感器把數據傳到戶主手機上就成為Nest了嗎?
實際上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一個產品要物聯網化,不是簡單的聯網就好了,它必須要成為智能互聯產品才行。智能互聯產品有三個核心要素: 物理組件、智能組件和連接組件。智能組件放大了物理組件的功能和價值,而連接組件則放大了智能組件的能力和價值,從而導致價值不斷提升的良性循環。
物理組件包括產品的機械和電氣部件。例如,在汽車中,這些包括發動機、輪胎和電池。
智能組件包括傳感器、集成處理器、數據存儲、控制、軟件,通常還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統和用戶操作接口。例如,在汽車中,智能組件包括發動機控制單元、防抱死制動系統、帶自動雨刷的雨水感應擋風玻璃和觸摸屏顯示器。
連接組件包括支持與產品進行有線或無線連接的端口、天線和協議。
智能連接產品支持一組全新的產品功能和功能,可分為四個方面: 監視、控制、優化和自治。每一種功能本身都很有價值,也為下一個級別奠定了基礎。例如,監視功能是產品控制、優化和自治的基礎。
誤區二:為聯網而聯網,一窩蜂都在上物聯網
許多公司的老板為了上物聯網而上物聯網。發現競爭對手有了個物聯網xx系統,或者因為有政策扶持,于是一窩蜂,非理性的去上物聯網系統。完全沒有競爭戰略思維。結果做好了,發現砸了不少錢卻沒帶來什么效益。于是乎,就怪物聯網不好使。
因此,在上之前一定要經過慎重決策,聯網產生的價值要大于成本,才有利可圖,上了才有意義。例如,A.O.史密斯已開發出故障監測和通知功能,但熱水器使用壽命長且可靠,很少有家庭愿意為這些功能支付足夠的費用。因此,A.O.史密斯只在少數型號上提供它們作為選項。
誤區三:物聯網只是采集傳輸設備數據
物聯網不只是采集些傳感器、PLC的數據發送到云端。例如,可以通過遠程升級現場產品的軟件功能,在不變更物理形態的前提下,不停迭代提升產品軟件功能?;蛘呖梢赃h程進行參數的修改。遠程優化現場設備的工藝參數。
誤區四:數據采集越多越快越好
許多客戶偏執的認為設備數據采集頻率越快越好。但是實際上,數據不是信息。數據沒有價值,信息才有價值。
誤區五:追求酷炫的可視化界面
很多情況下,很多物聯網系統只有簡單的遠程監視功能,沒帶來太大價值,就只好在用戶界面的表面功夫上做文章。不帶來價值的物聯網系統淪為了追求炫酷展示效果的展會大屏界面。
誤區六:物聯網就是把生活中的物品聯網
除了小米智能家居、智能音箱、智能家電、智慧出行等,這個世界有很多日常生活之外的東西也要智能連接的。車間里的PLC、機器人、數控機床,地底下的挖礦設備,農場的各類農機、飛機發動機、車聯網。
誤區七:可穿戴設備,是給人穿戴的
除了人,還有動物可穿戴設備,機器可穿戴設備。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