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國移動發布5·17宣言,提出將順應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需要,發揮公司“5G+”等方面優勢,全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運營商。
中國移動發布5·17宣言,提出將順應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需要,發揮公司“5G+”等方面優勢,全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運營商。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或創新概念,將城市的系統和服務打通、集成,以提升資源運用的效率,優化城市管理和服務,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質量。
中國提出建設智慧城市,是在2012年住建部發布《關于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2013年住建部公布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共90個,第二批試點103個城市(區),2015年公布第三批試點84個城市,三批試點共計277個城市。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要求,推進城市智慧管理,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此后,智慧城市還寫入了黨的十九大報告。
智慧城市建設的典型結構如下圖,包括感知層、網絡層、計算存儲設施層、公共數據庫層、公共信息平臺層、智慧應用層和用戶層,以及制度安全保障體系和政策標準保障體系。
其中時空大數據蘊含在公共數據庫層,其中基礎時空數據是政務、民務、運營和感知等其他城市大數據時空化的基礎;云平臺是公共信息平臺層的重要組成,是其他專題應用平臺的基礎性支撐平臺。平臺運行服務依賴的云計算環境是計算存儲設施層的核心,相關的政策機制、標準規范等軟環境包含在制度安全保障體系和政策標準保障體系中。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近年來,隨著國內政策紅利進一步釋放以及資金的大量投入,智慧城市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高潮。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4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前景與投資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國內100%的副省級以上城市、87%的地級以上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計劃,前三批智慧城市試點共簽約311個城市,重點項目簽約總量超過4000個。總計約500多個城市已提出智慧城市發展計劃或在建智慧城市,預計總投資規模將達到萬億元級別。
2017年我國智慧城市IT投資規模達到3752億元,到2021年IT投資規模將達到12341億元。2018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達7.9萬億元,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25萬億元。整個智慧城市產業鏈都會是投資熱點。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提及到智慧城市,少不了互聯網上的科技巨頭們,目前,華為、阿里、騰訊、科大訊飛、聯想均涉足智慧城市。據2018年《互聯網周刊》發布的2018年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100強,華為、神州信息、中國電信、海康威視、新華三、浪潮、中國移動、中國平安、航天信息均上榜。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4年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