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5天的長途跋涉,途經德國、波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由盧森堡開往四川成都的中歐班列順利抵達成都國際鐵路港。
一天后,一列滿載貨物的南向班列從成都國際鐵路港出發,直奔廣西欽州港,再轉運出海。目前,這條通道已輻射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作為支撐“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紐帶與核心腹地,四川強化航空樞紐、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發展新態勢,正成為“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銜接點。
拓展成都“10小時半徑朋友圈”
4月初,成都開通了直飛越南胡志明市的國際航線。4月30日,從成都直飛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航班迎來首航,這條新航線使成都與歐亞大陸交會點直連,成都的“10小時半徑朋友圈”再添一城。今年,成都還將重點開通直飛美國芝加哥和波士頓、意大利羅馬、匈牙利布達佩斯等地的航線。
這樣“加好友”的速度,如今很常見。近年來,四川著力打造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將其建設成為世界聯系中國西部的門戶。截至2018年年底,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已開通航線335條,其中國際(地區)航線數量達114條,在中西部地區位居第一。
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飛行區、航站區和工作區三大核心工程正加快建設,場外配套建設軌道交通18號線、機場高速公路,預計將于2021年上半年投運,屆時將和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形成“兩場一體”的運營新模式。到2025年,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年旅客吞吐量將超過1億人次、貨郵吞吐量力爭達到190萬噸,國際通航城市將達到120個。
國際班列累計開行超4900列
通達全球的空中航線網絡已經織就,縱貫我國西部、連接歐亞大陸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正加速構建。
向南,四川利用廣西、云南等沿海沿邊口岸,深化與東南亞、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開放合作。2017年11月,成都開行經廣西欽州港至東南亞的國際鐵海聯運班列,目前已實現雙向穩定運行,輻射東南亞、中東、南非等地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幾乎每天都有一趟班列從成都發出,經廣西出海。瀘州、宜賓、自貢等地也相繼開通了至北部灣的鐵海聯運班列。
向北,中歐班列(成都)已連接海外城市25個、境內城市14個,形成了7條國際鐵路通道和5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今年,成都國際鐵路港推出全程15天的“門到門”服務,推動中歐班列(成都)高質量發展。
去年2月,隨著LG集團在越南生產的電子產品經廣西憑祥鐵路口岸進入我國經成都搭乘中歐班列(成都)抵達波蘭,“蓉歐+”東盟國際鐵路通道打通,一條貫穿歐亞的洲際國際鐵路聯運通道形成。目前,該通道已實現了每周1班穩定開行。
如今,四川已基本形成向西至歐洲腹地和中亞、向北至俄羅斯、向南至東南亞的國際物流大通道,成都至歐洲、中亞、東南亞的國際班列穩定運行,通達15個國家25個城市。目前,四川全省累計開行國際班列數量超過4900列,其中中歐班列(成都)累計開行數量超過3300列。
多線并進暢通開放通道
近年來,四川多線并進,已形成進出川開放大通道31條。下一步,四川將加快建設成自宜高鐵,形成成都經宜賓至貴州貴陽連接貴廣高鐵通往粵港澳大灣區的高鐵大通道;同步推進渝昆高鐵年內開工建設,加速形成成都通往云南昆明的高鐵大通道。加快推進成昆鐵路擴能改造,暢通成都經攀西通往滇中,銜接孟中印緬和中南半島的鐵路貨運大通道。
四川將依托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充分發揮中國民航業發展第四極引領帶動作用,統籌推進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空港鐵路貨站、成都龍泉驛鐵路貨站、成都天府國際空鐵公多式聯運物流港等項目實施。
四川還將進一步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資源優勢,開辟經萬州港進入長江的貨運出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推動成都國際鐵路港、宜賓港、瀘州港等建設國家開放口岸,爭取設立更多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