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1.cdn-static.cn/2016/11/29/340_iw30ui4s.jpg)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加好友
在線咨詢
微信![](http://v1.cdn-static.cn/2016/11/29/340_iw30ui4s.jpg)
微信掃一掃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加好友
![](http://v1.cdn-static.cn/2018/8/30/_jlgb53xa.jpg?imageView2/2/w/1800)
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快速發展,空間站、探月工程、高分專項等一批復雜航天任務陸續實施,軟件在航天器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突出,軟件可信性已成為確保型號任務成功的重要因素。
目前,航天嵌入式軟件可信性保障尚未形成系統解決方案,軟件質量受人的能力、經驗影響較大,導致一些深層次問題時有發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楊孟飛帶領研究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可信軟件基礎研究”的支持下,以該重大研究計劃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針對航天嵌入式軟件的特點,結合已發生問題的分析,建立了航天嵌入式軟件可信性保障技術體系,研制了一系列可信保障工具,并構造了一個覆蓋從軟件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編譯固化到運行維護全過程的航天嵌入式軟件可信性保障集成環境(SpaceIDep)。
在專家們看來,這項工作實現了軟件可信性保障從局部到系統、從依賴人到依靠工具的轉變,提高了航天嵌入式軟件的可信性。這些成果已經在百余個航天型號中得到驗證和應用。
據研究團隊成員、航天五院502所研究員顧斌介紹,該項目實施以來,軟件交付的缺陷率顯著下降,百余個航天器在軌運行未發生軟件質量問題。
“近期,我國天舟一號任務成功實施,北斗三號任務也離不開在該研究中取得的成果。”顧斌說。
此外,相關研究成果還推廣應用到國民經濟的其他領域,創造了超過1000萬元的經濟效益。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