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在寧夏吳忠市利通區塔灣村,一臺配套有蔬菜移栽機的拖拉機正在田間緩慢行進,幾位婦女有條不紊地將菜苗放入移栽機。當記者走近看時發現,拖拉機駕駛室內竟然沒有司機,而拖拉機上的天線和接收器顯示出它的與眾不同。 “拖拉機‘無人駕駛’全靠北斗導航這雙‘天眼’。我在駕駛室的觸摸板上把作業寬度、行間距等設置好以后,拖拉機就會自動直線行進,千米行駛誤差不超過3厘米,我們的工作量減少將近一半。”站在拖拉機旁的司機馬海濤說。
這臺“無人駕駛”拖拉機屬于吳忠市伊禾農機作業服務有限公司。公司經理譚振龍2016年便對農業導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最終因國外進口導航成本太高而作罷,2017年,物美價廉的北斗導航系統則讓他的愿望得以實現,目前公司共有7套北斗導航系統。
“從國外進口的導航系統每套20萬元左右,我們根本用不起,而國產的北斗導航系統現在只需要六七萬元,成本大大降低。去年8月份投入使用的4套北斗導航主要用于植樹、小麥套種,效果好,很受市場歡迎。”譚振龍說,北斗導航使得農業更“智慧”,由于精度高,播種時不會漏播、重播,套種時還不會傷苗,這就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產量。
為最大限度發揮北斗導航在農業上的作用,譚振龍還探索將“無人駕駛”拖拉機與蔬菜移栽機相結合。目前蔬菜移栽主要靠人工,起壟、鋪滴灌帶、覆膜、移栽等環節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而新研發的移栽機則能所有環節一步到位,有效地節省了人工、提高了生產效率。“無人駕駛”拖拉機不僅使得栽種更加精確,被解放出來的司機還可以將更多精力放在移栽機上。
利通區農業機械化推廣服務中心農機工程師趙生軍告訴記者,“好馬配好鞍”,北斗導航系統讓蔬菜種植更精準,而移栽機則讓菜苗的株距、行距等規范統一,這使得菜苗成活率提高了10%左右,收獲的蔬菜大小、重量更加均勻,有利于推動農業標準化生產。
“無人駕駛”拖拉機與移栽機相結合,吸引了諸多種植大戶前來“取經”。蔬菜種植大戶閆學跟在移栽機后對各個環節仔細觀察,他說:“我種了十幾年的菜,第一次見這樣的高科技,確實讓人振奮。雖然北斗導航應用于農業、新型移栽機都是新鮮事物,但這是農業發展的趨勢,今年我打算用著試試看。”
來源:新華網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